400 028 6601

建站动态

根据您的个性需求进行定制 先人一步 抢占小程序红利时代

什么是Logback

本篇内容介绍了“什么是Logback”的有关知识,在实际案例的操作过程中,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的困境,接下来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学习一下如何处理这些情况吧!希望大家仔细阅读,能够学有所成!

成都创新互联公司成立与2013年,是专业互联网技术服务公司,拥有项目成都做网站、网站制作、成都外贸网站建设网站策划,项目实施与项目整合能力。我们以让每一个梦想脱颖而出为使命,1280元兴海做网站,已为上家服务,为兴海各地企业和个人服务,联系电话:18980820575

什么是Logback

什么是Logback

什么是Logback

正题

LogBack简介

什么是Logback

常见的日志框架呢有以下几种:

什么是Logback

  1. 鸿蒙官方战略合作共建——HarmonyOS技术社区

  2. 首先它配置比较简单,比较容易上手;

  3. 其次配置比较灵活,能满足大部分项目的需求;

  4. 最后性能比较好,可以异步存储日志。

我觉得这也是它在市面上比较流行,项目中使用比较多的原因吧。

什么是Logback

「门面与实现的关系了解一下」

什么是Logback

接着奉上官网地址,它分为以下三个模块:

Logger作为日志的记录器,把它关联到应用的对应的context上后,主要用于存放日志对象,也可以定义日志类型、级别;

Appender主要用于指定日志输出的目的地,可以是控制台、文件、远程套接字服务器、MySQL、PostreSQL、 Oracle和其他数据库、  JMS和远程UNIX Syslog守护进程等;

Layout负责把事件转换成字符串,格式化的日志信息的输出。在logback中Layout对象被封装在encoder中;

Logger Context:各个logger都被关联到一个  LoggerContext,它负责制造logger,也负责以树结构排列各logger。其他所有logger也通过org.slf4j.LoggerFactory  类的静态方法getLogger取得。

Logger 可以被分配的级别包括:TRACE、DEBUG、INFO、WARN 和  ERROR,定义于ch.qos.logback.classic.Level类。如果  logger没有被分配级别,那么它将从有被分配级别的最近的祖先那里继承级别。root logger 默认级别是 DEBUG。

级别排序为:TRACE < DEBUG < INFO < WARN < ERROR

项目实战

什么是Logback

   org.slf4j  slf4j-api  1.7.30      ch.qos.logback  logback-classic  1.2.3 

logback会从 classpath 下依次读取以下类型的配置文件:

如果文件都不存在,logback用 BasicConfigurator 自动对自己进行配置,这会导致记录输出到控制台。

基本信息配置

代码测试样例奉上:

public class TestLogBack {      private static final Logger logger = LoggerFactory.getLogger(TestLogBack.class);      public static void main(String[] args) {         for (int i = 0; i < 10000; i++) {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gger.error("error")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gger.warn("warn")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gger.info("info")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gger.debug("debug");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gger.trace("trace");          }     } }

首先我们在resources下创建一个logback.xml,然后进行配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System.err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${pattern}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${log_dir}/logback.lo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${pattern}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${log_dir}/logback.html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%-5level%d{yyyy-MM-dd HH:mm:ss.SSS}%c%M%L%thread%m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运行之后发现在控制台打印出红色字体的日志信息,在/log文件下有logback.log和logback.html两个日志文件,在项目中一般都只会使用.log结尾的日志的。

什么是Logback

           ${log_dir}/roll_logback.lo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${pattern}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MB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${log_dir}/rolling.%d{yyyy-MM-dd-HH-mm-ss}.log%i.gz      

此时我们对测试程序加上for循环,循环1w次,发现每秒或者每超过1M都会产生新的文件。当然也可以在appender下增加过滤器,过滤需要的日志级别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ERROR          ACCEPT          DENY 

什么是Logback

先打开RollingFileAppender,可以看到他底下有个RollingPolicy策略

什么是Logback

点进去发现它是一个接口,然后看一下它的实现类,我们找到SizeAndTimeBasedRollingPolicy策略看一下

什么是Logback

3.发现这个类里边就有文件大小的属性maxFileSize,却没有找到按照时间分文件的属性,我们进入它的父类TimeBasedRollingPolicy查看

什么是Logback

4.发现里边就有该属性,翻译一下:必须在使用TimeBasedRollingPolicy之前设置FileNamePattern选项

什么是Logback

什么是Logback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除了上边用到的root,还支持自定义的logger呢。

     

SpringBoot中使用

什么是Logback

什么是Logback

默认日志是info级别

我们还可以直接使用@Slf4j的注解来代替上边的

private static final Logger logger = LoggerFactory.getLogger(TestLogBack.class);

引用是使用log.info("info");来实现。它的默认加载顺序是logback-spring.xml->logback.xml

我们可以在application.properties中简单配置

#指定自定义 logger 对象的日志级别 logging.level.com.itzyq.sblogback=trace  #指定控制台输出消息格式 logging.pattern.console=[%-5level] %d{yyyy-MM-dd HH:mm:ss} %c [%thread] ===== %m %n  #指定存放日志文件的具体路径(已经弃用) #logging.file=/logs/springboot.log #指定日志文件存放的目录,默认的文件名为spring.log logging.file.path=/logs/springboot/ #指定日志文件的消息格式 logging.pattern.file=[%-5level] %d{yyyy-MM-dd HH:mm:ss} %c [%thread] ===== %m %n

因为在properties中配置功能有限,我们还是使用上文中的logback.xml来配置。

什么是Logback

logback-spring.xml只有在Spring应用程序运行的时候才生效,即带有@SpringBootApplication注解的类启动的时候才会生效。这里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它。

另外它还有个特殊的功能,可以用来解析日志的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${log_dir}/logback.lo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${pattern}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%d{yyyy-MM-dd HH:mm:ss.SSS} [%thread] %-5level %m%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此时在application.properties中引入spring.profiles.active=dev或者pro可以切换测试和正式环境了,是不是很方便呀。

Logback-access

什么是Logback

logback-access模块与Servlet容器(如Tomcat和jetty)集成,已提供HTTP访问日志功能。我们可以使用logback-access模块来替换tomcat的访问日志;

将logback-access.jar与logback-core.jar 复制到$TOMCAT_HOME/lib/(安装 Tomcat  的文件夹)目录下;

修改$TOMCAT_HOME/conf/server.xml中的Host元素中添加:

这一行通常嵌套在一个元素中。

logback  默认会在$TOMCAT_HOME/conf下查找文件logback-access.xml,该配置的官方地址:http://logback.qos.ch/access.html#configuration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access.lo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access.%d{yyyy-MM-dd}.log.zip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%h %l %u [%t] "%r" %s %b "%i{Referer}" “%i{User-Agent}”       combined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配置信息补充

什么是Logback

(1)根节点configuration,包含下面三个属性:

  

(2)contextName:用来设置上下文名称,每个logger都关联到logger上下文,默认上下文名称为default。但可以使用contextName设置成其他名字,用于区分不同应用程序的记录。一旦设置,不能修改。

       myAppName    

(3) property  :用来定义变量值,它有两个属性name和value,通过property定义的值会被插入到logger上下文中,可以使“${}”来使用变量。

(4) timestamp:获取时间戳字符串,他有两个属性key和datePattern

        

(5)appender:负责写日志的组件,它有两个必要属性name和class。name指定appender名称,class指定appender的全限定名

5.1、ConsoleAppender 把日志输出到控制台,有以下子节点:

5.2、FileAppender:把日志添加到文件,有以下子节点:

5.3、RollingFileAppender:滚动记录文件,先将日志记录到指定文件,当符合某个条件时,将日志记录到其他文件。有以下子节点:

5.4、策略:

「class="ch.qos.logback.core.rolling.TimeBasedRollingPolicy":」  最常用的滚动策略,它根据时间来制定滚动策略,既负责滚动也负责触发滚动。有以下子节点:

「class="ch.qos.logback.core.rolling.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":」  查看当前活动文件的大小,如果超过指定大小会告知RollingFileAppender 触发当前活动文件滚动。只有一个节点:

「class="ch.qos.logback.core.rolling.FixedWindowRollingPolicy"」  根据固定窗口算法重命名文件的滚动策略。有以下子节点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gFile.%d{yyyy-MM-dd}.lo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0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%-4relative [%thread] %-5level %logger{35} - %msg%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上述配置表示每天生成一个日志文件,保存30天的日志文件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est.log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tests.%i.log.zip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MB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%-4relative [%thread] %-5level %logger{35} - %msg%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//上述配置表示按照固定窗口模式生成日志文件,当文件大于5MB时,生成新的日志文件。窗口大小是1到3,当保存了3个归档文件后,将覆盖最早的日志。

encoder:对记录事件进行格式化。负责两件事,一是把日志信息转换成字节数组,二是把字节数组写入到输出流。

PatternLayoutEncoder 是唯一有用的且默认的encoder  ,有一个pattern节点,用来设置日志的输入格式。使用“%”加“转换符”方式,如果要输出“%”,则必须用“\”对“\%”进行转义。

(6)子节点logger:用来设置某一个包或具体的某一个类的日志打印级别、以及指定appender。仅有一个name属性,一个可选的level和一个可选的additivity(「单词一定要注意写对,好多地方都写成了addtivity」)属性。可以包含零个或多个元素,标识这个appender将会添加到这个logger

(7)子节点root:它也是logger元素,但是它是根 logger  ,是所有logger的上级。只有一个level属性,因为name已经被命名为"root",且已经是最上级了。同logger一样,可以包含零个或多个appender-ref元素,标识这个appender将会添加到这个logger。

常用logger配置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“什么是Logback”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,感谢大家的阅读。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相关的知识可以关注创新互联网站,小编将为大家输出更多高质量的实用文章!


文章名称:什么是Logback
网址分享:http://mbwzsj.com/article/ijgjhp.html

其他资讯

让你的专属顾问为你服务